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骨硬化病(osteopetrosis)

硬化病(osteopetrosis)

又稱大理石骨病(marble bone disease)


病理

骨硬化病患者身體中的破骨細胞osteoclast)失去原有功能,能再吸收舊骨細胞。新骨細胞卻不斷成長。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骨骼的密度和厚度不但會增加,還會影響骨骼的建造及形成過程不要以為骨骼變得愈硬就代表愈強勁,骨骼太硬會使骨骼比正常的骨骼弱,因為患者的骨結構是雜亂無章。硬化病患者的骨頭會比正常人重達兩至三倍,軟骨亦會出現礦化問題。另外,高密度骨組織更會擠出骨髓,而骨髓的功能是製造血細胞,這亦會使患者的血細胞的形成產出負面影響。


成因

硬化病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而且是由基因突變所成的。該基因突變會出現於負責製造破骨細胞的基因,影響破骨細胞的形成及其正常功能。最常見的是破骨細胞的酸化acidify)能力受影響,酸化是把骨細胞再吸收的重要過程,沒有酸化,舊骨細胞不能被吸收。


某些受基因突變所影響的基因如下:
TCIRG1 gene
CLCN7 gene
Carbonic anhydrase II gene


症狀

1)骨骼增厚及容易抑斷。
2)有機會導致貧血、感染或流血(原因:因骨髓被擠而使生產血細胞攻能受影響)
3)顱內壓有機會比正常人高(原因:頭骨過份生長)
4)面部癱瘓
5)失去視力或聽力
6)面部或牙齒扭曲
7)手指指骨受影響
第四點至第六點都是因為頭(顱)骨的過份不規則生長所致。


診斷

醫生經常會以病徵及X光圖來進行診斷。但若果病人沒有任何病徵,X光圖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若果使用正常的X光劑量仍不能穿透骨骼,可能是骨密度太高,因而有機會被診斷成骨硬化病。



治療

硬化病是沒有根治的方法。一般病人只可以靠皮質類固醇激素(Corticosteroids)來減少新骨細胞形成及有機會藉此藥可增加去除舊骨細胞的速度,同時亦有舒緩骨骼痛楚及強化肌肉的效果。
患上骨硬化病的嬰兒一般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但對於以骨髓移植手術來治療此病有否後遺症仍是個未知數。
至於為何患上骨硬化病的嬰兒需要接受此項手術?
因為患上骨硬化病的嬰兒會容易因為骨硬化病所引致的問題而死亡,例如顱內神經受壓、腦積水。


預防

抱歉,這個遺傳病患是沒有預防方法,如閣下不幸患上此病,請閣下不要責怪自己的父母,緊記「沒有人是完美的」,請以豁達的心境,瀟灑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