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骨質疏鬆症是較常見的骨質問題,從英文字義解釋就是解作多孔porous的骨。骨的形成有一個特別的系統,正常健康的骨頭裡都有很多個孔,所謂多孔,是指比平常出現的孔數量多。它是一種代謝性metabolic骨骼疾病,而且是散播式diffuse的骨骼病(即沒有固定位置)。
病理
骨質疏鬆症源於骨頭內的礦物質的流失,使原來處於骨頭內的孔變大或者出現更多孔。骨頭內的礦物質流失有機會破壞骨頭內的組織,使骨頭變得脆弱,甚至不能夠再為身體作出支持,最後就會因為一些小碰撞而造成骨折。
成因
骨質疏鬆症的成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基因遺傳、吸煙、缺乏維他命D,低身高體重指數,性腺功能衰退,久坐不運動的生活模式或因接受某些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如接受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治療。
症狀
初期階段沒有明顯症狀,到了較嚴重的情況才有可能於頸部或是下部腰背產生隱痛,如果患者不接受治療,身體亦可能會有突如其來的劇痛。而如果在患病期間仍不斷於骨骼上加壓(包括增加體重或搬運重物)。因骨質疏鬆症而產生的痛症一般會持續三個月以上。一旦患者受到創傷如跌倒或受碰撞後出現骨折,最常見的骨折部位:
1)頸部
何時需要尋求醫生協助?
如果你是女性,於更年期時發現自己頸部或腰部有持續的痛楚,就應該尋求醫生協助。
如果你的家庭一向有骨質疏鬆症的病史又年過五旬,就該時刻保持警覺或進行定期身體檢查。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肌肉或骨骼有劇痛或骨骼限制你的行動能力,就應該進行檢查。
診斷
要判斷病人是否患上骨質疏鬆症是有一個詳細的程序。
1)醫生詢問病人病史或家族史。
2)驗血,主要測試血中的鈣、磷、維生素D、睾丸激素、甲狀腺及腎功能。
3)進一步的檢查:骨密度測試,此舉主要檢測骨質疏鬆症和未來骨折的可能性。若果要進行這個測試,看來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也不會太低。不幸中的大幸就是骨密度測試一般都是無痛及無創傷(即不用做任何手術來進行檢查)。
治療
骨質疏鬆症治療方法大多是靠病人自己。
一般是靠飲食,每個年輕成年人應攝取每天1000毫克的鈣。可吃食物如牛奶或鮭魚。
還有做一些負重運動如散步或慢跑,維持骨骼健康,減少與因骨質流失而引致骨折的可能性。
藥物治療(建議尋求醫生專業意見後才服用)
雌激素Estrogen:常用於停經後女性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物Selective estrogen-receptor modulators(SERMs):常用於不適合服用雌激素的女性
鈣Calcium(注意:需由醫生作判斷,病人不應自行加減劑量,否則會出現副作用)
雙膦酸鹽類Bisphosphonates:減慢骨質流失
阿崙膦酸鹽Alendronate:用以減慢骨質流失
利塞膦酸鈉Risedronate:用以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症
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用以預防或治療停經女性的骨質疏鬆症。
唑來膦酸Zoledronate:靜脈注射二膦酸鹽,常用以一些不能使用口服式唑來膦酸的病人
降鈣素Calcitonin:鮭魚中亦含有這種化學物質,可以減慢骨質流失及增加骨質密度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用以調節人體骨骼的鈣代謝與磷酸鹽代謝,從而促進新骨形成和增加的骨密度。
預防
骨質疏鬆症應該由小時候就要預防,因為骨骼的形成及成長是小時候所發生的,一般要以飲食為主。
1)均衡飲食及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和維生素D。
2)進行負重運動
3) 無吸煙或無過量飲酒的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